此文原标题为《砂磨机的初步认识》,是儒佳一位新员工总结了下他对砂磨机的初步了解与认识!
砂磨机是在球磨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国外被称做搅拌式球磨机(搅拌轴+球磨机组合)。砂磨机之所以叫做砂磨机是因为起初使用的研磨介质是天然砂子,在国外到现在还有使用天然砂子的,不过这种砂子是经过筛选过的,早期的文献中先容选用的是20~40目的较好。国内外发表和推荐的砂子直径大都在0.3~3.0mm范围内。
上世纪60年时代湿式砂磨机开始在我国涂料和油墨行业中采用,当时都是立式开放型的,70年代中期卧式砂磨机陆续出现,并处于主导地位,经三十年在机械结构,研磨介质运动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砂磨机发展的历程中封出了六个阶段:
第 一阶段:球磨机
第二阶段:立式搅拌磨(底部筛网分离器+棒式研磨原件)
第三阶段:立式圆盘砂磨机(盘式+顶部筛网分离器)
第四阶段:立式销棒砂磨机(棒式+顶部缝隙分离器)
第五阶段:卧式圆盘砂磨机(盘式+动态转子离心分离器)
第六阶段:卧式销棒循环砂磨机(棒式+超大过滤面积分离器)
砂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砂磨机的电动机运转,带动轴的旋转,轴上面有分散盘,研磨介质和物料之间的作用力就是通过这个高速分散盘的叶片产生的。靠近叶片表面的研磨介质和物料受粘度阻力而随叶片进行运动,被离心力跑向砂磨机筒壁,形成双环型滚动的湍流。研磨介质之间剧烈的运动产生的剪切力,挤压和摩擦力,使介质之间的物料粒子受力变形并产生应力场。当这个应力达到颗粒的屈服或断裂极限时,便产生塑性变形或破碎。未被粉碎的颗粒受离心力作用被甩向砂磨机筒壁,此区间研磨介质密度*大,从而强化了粉碎的作用。粉碎后的细小颗粒经分离器与研磨介质分离后流出砂磨机。
一个研磨体系,主要有物料参数,研磨介质参数,几何参数和过程参数等因素构成。
介质参数主要有:研磨介质的比重,球形度,光洁度,机械强度,耐磨性,化学稳定性,填充量,直径等因素对砂磨机的研磨效果有跟大的影响。研磨介质是砂磨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然随着对产品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研磨介质尺寸也越来越小,但是小尺寸的研磨介质的分离式砂磨机研发过程中*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此文为砂磨机的概述,如有专业常识问题可以来电儒佳,热线:021-31006099.